胃癌是台湾的⼗⼤癌症之⼀,男性的发⽣率⽐⼥性⾼。胃癌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,需要做胃镜才有机会早期发现。
台湾癌症全⼈关怀基⾦会董事⻑谢瑞坤医师指出,胃癌治疗的原则是以⼿术治疗为优先,在评估患者状况、影像检查后,能够透过⼿术切除病灶的患者,会建议接受⼿术治疗。若视肿瘤情况无法动⼿术,就会先进⾏化学治疗,待肿瘤缩⼩后,再评估⼿术切除的可能性。
医师会根据肿瘤的位置来决定⼿术⽅式,若肿瘤位置较低,可进⾏「次全胃切除」,若肿瘤位置较⾼,则需进⾏「全胃切除」。⼿术同时,也会进⾏淋巴结廓清,并将检体送交病理科医师化验,以确定癌症分期。
除了⼿术治疗、化学治疗,若患者状况许可,还能考虑搭配放射治疗及标靶治疗。
胃癌⼿术后,饮⾷习惯需调整
谢瑞坤医师表⽰,患者接受全胃切除或次全胃切除后,饮⾷习惯需要做调整。因为缺少胃以容纳⾷物,吃下去的⾷物会直接进⼊肠道,患者有时会出现倾⾷症侯群(Dumping Syndrome),造成患者可能在进⾷10⾄15分钟后出现腹胀、头昏、⼼悸、虚弱等症状。
「倾⾷症侯群」与浓度较⾼、富含醣类的⾷物有关,所以患者在接受切胃⼿术后,要限制饮⾷中的醣类,并保持少量多餐、避免液态⾷物,以免⾷物快速进⼊肠道。
接受全胃切除⼿术的患者⽇后可能遭遇维⽣素B12缺乏的问题,例如贫⾎、⼿脚发⿇、肢体无⼒等,谢医师提醒患者记得定时靠针剂补充维⽣素B12。此外,许多胃癌患者会出现体重减轻的状况,治疗前后都需要留意营养补充。
治疗期间的常⾒副作⽤
谢瑞坤医师说明,化学治疗常出现⼀些副作⽤,例如呕吐、腹泻、⼝腔溃疡、⽩⾎球降低、抵抗⼒变差,医师可以透过⽌吐、⽌痛药物协助减少病患之副作⽤。营养补充对患者很重要,如果胃⼝不好、吃得不够,可能还需要从静脉输液给予营养,营养充⾜患者才有办法接受较完整的治疗。
⼿术治疗、化学治疗、放射治疗会对⾝体产⽣⼀定程度的破坏,⾝体需要进⾏修复,所以我们要提供⾝体复原所需要的原料,蛋⽩质、热量的摄取⼀定要⾜够。动过胃切⼿术的患者要避免饮⽤⾼浓度以及甜度⾼的⾷物,避免出现倾⾷症侯群。谢医师强调,营养摄取要均衡,不要单吃某种特定⾷物,除此之外,没有特别饮⾷禁忌。
营养⽀持是胃癌治疗的⼀环
谢瑞坤医师提醒,饮⾷中的热量要⾜够,因为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,⾝体所消耗的热量会⽐较⾼,热量的重要来源是脂肪和醣类,由于切胃之后,饮⾷中醣类的量要控制,脂肪的摄取就很重要。
饮⾷中摄取的蛋⽩质经消化成各种氨基酸,氨基酸是⽣成各种组织的原料,原料充⾜才能维持正常⽣理机能,⿂、⾁、蛋、奶、⾖皆是良好的蛋⽩质来源。
⾷欲不振、⾷不下咽的患者可以考虑使⽤营养补充品,市售营养补充品包含粉末状配⽅以及罐装饮品,粉末状的营养补充品在泡制时,能依照⾝体适应状况来调整浓度,⽽罐装营养补充品的浓度固定,饮⽤时可以先少量尝试,视⾝体情况调整后续饮⽤需求。
市⾯上有很多营养⽀持的产品,诸如核苷酸、精胺酸、麸酰胺酸等补充品,能补充⼀些胺基酸,⽽近期倍受讨论的海中多醣体-褐藻醣胶,可能对增强体⼒、调整体质有帮助,针对部分癌别,台湾⼩分⼦褐藻醣胶亦有多项临床实验持续进⾏中,让患者有耐受度接受完整的治疗。
除了饮⾷要营养均衡,我们也⿎励病患要多多活动,多活动有助肠蠕动,促进消化吸收。
不⾒得是溃疡,经常胃痛别轻忽
谢瑞坤医师表⽰,胃癌的危险因⼦有部分与饮⾷有关,根据研究显⽰腌渍、烟熏⾷物可能增加胃癌的发⽣率。另⼀个危险因⼦是幽⾨螺旋杆菌,研究发现幽⾨螺旋杆菌会导致胃溃疡,⻑期感染则会增加癌症的发⽣率。
部分患者罹患胃癌与其基因有关系,家族中有出现两个胃癌患者时,若进⾏基因检测可能会发现带有相关基因。
谢瑞坤医师建议⺠众,⽇常饮⾷避免吃过咸的⾷物,⾄于吃辣⽬前没有证据与胃癌的发⽣有关。针对有胃癌家族史的⺠众,建议每年都要做胃镜检查,才能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。
⼤家多少都有胃痛的经验,虽然⼤多数都是胃炎或胃溃疡,不过也不能轻忽,建议患者最好能进⼀步检查,接受治疗后也要定期追踪胃溃疡是否愈合。临床上会发现有些患者胃溃疡没有复原,切⽚检查后才发现有胃癌细胞。
谢瑞坤医师进⼀步分享,曾经遇过⼀位患者因为吐⾎就医,做胃镜检查发现有⼀个溃疡,同时也注意到胃的活动有问题,医师怀疑是弥漫型胃癌,⼜称为「⽪⾰胃」,因其胃壁变厚、变硬、如⽪⾰般,造成蠕动功能差。透过胃镜切⽚检查后,证实患者罹患胃癌,于是⾺上动⼿术,后续也进⾏化学治疗,透过定期于⾨诊追踪,患者预后佳。
胃痛的原因可⼤可⼩,谢医师叮咛,若经常胃痛,最好能找医师检查,不要⾃⼰乱吃药喔!